在真无线耳机扎堆比拼“降噪深度”“续航时长”的今天,Nothing Ear (3) 偏要剑走偏锋——把充电盒改成了“超级麦克风”。这款延续透明美学的新品,用1099元的首销价股票在线配资,给追求新鲜感的数码爱好者抛出了一道“个性与实用”的选择题。
Nothing Ear (3) 最颠覆的设计,是充电盒集成的 SuperMic 双麦克风系统。侧面醒目的橙色 TALK 键一按,原本装耳机的盒子瞬间变身“手持麦”——据趣评测李大锤同学实测,在85dB的地铁车厢里,按住按键贴近嘴边说话,环境噪音能降低95dB,对方听到的人声清晰度比传统耳机麦克风提升3倍以上。
这背后藏着针对性解决方案:传统真无线耳机的麦克风藏在耳塞里,离嘴远且易受耳道共振干扰,而 SuperMic 采用“近距离拾音+AI降噪算法”组合,完美解决了“展会喊麦”“街头通话”的痛点。但实测也发现限制:必须取出至少一只耳机保持连接,用手机原生相机录视频时会出现1-2秒延迟,不过 Zoom、Blackmagic 等专业工具适配流畅。
展开剩余68%如果你是 Nothing 透明美学的拥趸,三代的质感升级会让你眼前一亮。标志性的透明外壳下,电路板与电池的排布依旧清晰可见,科技感拉满;但中框从二代的塑料换成了 CNC 铝合金,摸起来冰凉厚重,抗摔性提升40%,彻底摆脱了“廉价玩具”的手感。
更巧妙的是金属中框还集成了自研异形天线,实测在写字楼电梯这类信号死角,蓝牙连接稳定性比上代提升明显,再也没出现过音乐卡顿。搭配新增的冰川白配色,和 iPhone 17 Pro 银白色放在一起堪称“颜值CP”,出门揣兜里都忍不住多摸两下。
作为日常使用的核心功能,音质和降噪的表现算是“合格但不惊艳”。12mm 动圈单元搭配 LDAC 高清编码,播放流行乐时低频弹性十足,比如听《光年之外》的鼓点回弹清晰,中高频人声通透;但对比同价位的索尼 WF-1000XM5,解析力稍逊,复杂编曲下乐器分离度不够细腻。
主动降噪最高45dB的深度,频宽覆盖5000Hz,应对地铁低频轰鸣效果不错,且耳压感比 AirPods Pro 轻很多。但短板也突出:通透模式仅能“勉强听清人声”,在菜市场这类强噪环境下,不如竞品能精准保留环境安全音;而且降噪强度600ms/次的动态调节速度,比索尼的0.1秒响应略慢,突发噪音容易“漏网”。
续航参数有点“迷”,官方标注降噪开时综合续航22小时,关闭后达38小时,但实测发现两者差距没这么夸张——每天1小时音乐+30分钟通话,降噪开能用4天(约20小时),和标注的22小时基本吻合。不过快充很顶:充电10分钟能续10小时,出门前应急充一下足够撑一天。
其他细节透着贴心:优化的入耳结构搭配柔软耳塞,戴2小时耳朵不胀痛;IP54防水防尘,健身房出汗或雨天通勤都不怕;双击充电盒就能唤醒 SuperMic,交互逻辑简单直观。但没有3.5mm耳机孔,对怀旧党不算友好。
Nothing Ear (3) 从来不是“全能旗舰”,而是一款精准击中“个性需求”的潮品。SuperMic 解决了真无线耳机的长期痛点,金属+透明的设计让质感配得上颜值,1099元的首销价也降低了尝鲜门槛。如果追求差异化体验,又常被嘈杂环境通话困扰股票在线配资,它会给你惊喜;但如果执着于“参数全能”,同价位的索尼、小米会更稳妥。毕竟在千篇一律的耳机市场,敢于把充电盒改成麦克风的创新,本身就值得被看见。
发布于:湖南省一鼎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